在DM上瞥見文化中心有這麼一場影片欣賞暨導演座談會,
「黑晝記」,這片子名稱好熟悉,
是不是妳曾經跟我說過的、在全省醫院巡迴放映、很沈重的紀錄片呢?
決定把這天下午的時光留給它。

導演的旁白簡短而豐富,李欣芸的配樂很安靜,
正好搭配畫面影像的靜謐氛圍,不矯揉造作,
只是側寫式的將父親的最後一段歷程紀錄下來。
沈重嗎…倒也覺得還好,
有些鏡頭的力道很清脆,只是輕輕碰觸到冰山的一角,
但馬上就會意識到,藏在那些細微線索背後的深刻底蘊。

可能是成長、或心境的變換,
對於生命、對於死亡、對於當下、對於存在…
恐懼嗎…是肯定的,這幾週在機構也看到了所謂的「冰山的一角」,
如果失去了大半的認知功能,作為人的條件還剩下多少呢?
每天下午例行拖地,看到失智住民們的眼神時,
腦中總是會響起【攻殼機動隊】中*巴特的台詞:「沒有靈魂的娃娃…」

雖然映後座談中,觀眾的提問傾向於與癌共存的另類療法、
婚姻的儀式表徵及內涵、父母與子女的情感等,
(噢還有宗教信仰及**賽斯思想…但我不太喜歡那些)
我卻一直想著活在當下-here and now的議題。

該議題的範圍很廣,
從比較表淺的/技術性的問題,
到比較深層的/心理性的問題都有,
譬如提問可以像這樣子:

Q:現在記錄的技術門檻降低,設備也隨手可得,
  年輕世代們喜歡用影像或照片來記錄生活點滴,
  想請問導演,「拍紀錄片」這件事對您的意義是什麼?

或是
Q:我自己從前也喜歡隨手記錄,甚至在祖父過世期間也隨手拿著相機記錄過程,
  但卻發現躲在鏡頭後面會妨礙我參與當下的活動,
  想請問導演,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是否也遭遇過類似的矛盾(想參與又想記錄)?
  如果有的話,您如何處理這樣的矛盾?
  如果沒有的話,您是怎麼看待「攝影師」及「活動參與者」之間的關係?

不過,後來因為時間有限,加上我是個慢熟/閉俗的人,
就沒有舉手提問了,讓文化中心某主任的10分鐘自我揭露ending了這場座談。

有個護專的老師帶著學生們的提問前來,
是關於另類療法的選擇,以及對現代醫學的不信任觀點。
另外幾位應該是讀書會的成員,
一位提到賽斯/新時代思想與導演作瑜珈心得的雷同性,
(但講到「傳承生命」的觀點相對比較傳統,隱含有質問導演「為何不快生小孩」的意味)
一位分享她喪子的經驗,以及對生命意義的質疑,
另一位則是看過【雜菜記】,不斷讚許導演追求自我/突破傳統/重視實質意涵甚於儀式
的新時代女性(主義?)精神,直說「台灣有妳這種女性,可喜可賀」云云。
就這點而言,我喜歡第三位女士的觀點,
同理的成分比較高,「道行」相對也比較高吧…

「記錄行為」本身,到底算不算是「活在當下」呢?
如果一開始就把自己的角色當成是現場的記錄者,
那麼站在鏡頭後面拍攝,自然就是一種參與的型態;
但,如果當下自己是想參與現場的話,
那這些「記錄現場的意圖」是不是反而阻礙了我們活在當下?
當我們日後重新檢視拍攝的內容時,會不會因而感到後悔?

導演說,因為痛苦而拍不下去的時間,遠多過拍得下去的時刻。
但她也慶幸,
自己能用這種型態把父親的形象、想要對父親說的話給記錄下來,並分享給大家。

導演在片中的台語有一種特別的腔調,不知道是高雄腔還是什麼,
聽起來很像是小舅媽在講台語,格外親切。

最後,
我想導演的身心都得到了平靜、或說是一種平衡的狀態,
知道自己目前的狀況「完全地不一樣了」、喜歡自己目前的狀態,
乍聽之下,真有一種seediq bale(真正的人)的錯覺,
既脆弱、又堅強;
既完整、又美麗。

因著這點,散場時我詢問導演是否可以跟她握個手,
用這種方式,代替我想要提問而未問的、想要表達支持而未行動的話語。
反而是握手時導演對我說:「加油!」

嗯?

是我為您加油,還是您替我加油…?
您需要加什麼油?
而我,又需要加什麼油呢?


* * *

*
日本漫畫【攻殼機動隊】劇情,
主角之一巴特目睹單位裡的改造人被入侵、腦子被燒掉時,
這麼說道:
「沒有靈魂的娃娃真可悲…尤其血是紅色的那一型…」

**
我認同賽斯的精神,
但當它傳播的方式過於系統化(或太過刻意),
開始朝向宗教化的方向發展時,就開始討人厭了。
當然,也可能是我潛意識中對那位女士的守舊觀點
(子女結婚的功能就是要生兒孫)的反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m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