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隔了近兩個月之後補寫的第二篇。
同樣地,也把它轉貼過來。
為避免重複上篇文章過於囉嗦的缺點,這篇我試著更簡要地補上我的一些心得。
一、觀點是多元的
這很容易理解,每個人來自不同的生長背景、擁有相異的人生經歷,所以每個人
對某些人事物總會各持己見。訪談是一種「瞭解」的捷徑,我雖然不精熟訪談技巧,
至少可以試著去聽聽別人說些什麼,看看那個議題對他們來說有什麼感受或意義。
量化研究喜歡讓數字說話,那我的心得是,質性研究喜歡讓參與者自己說話。
研究者如果能夠把參與者說的話好好地呈現給讀者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OK,重點是:
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我不見得要接受別人的觀點,
但作為一個研究者,不論別人的價值觀或信念跟自己的相符or相衝突,
都必須忠實地把所發現的現象呈現出來。
二、忠實地面對自己
訪談結果的整理,不過是幫別人講話而已,這有何難?
難在:
當你認同對方的想法時,會不會
無意間在文字陳述上更強化了對方的信念,甚至給予正面之評價?
(實際上,對方可能沒有講到這種程度)
當你不認同對方時,會不會
無意間駁斥了對方的信念,甚至試圖在訪談中「導正」對方的想法?
我覺得訪談者很容易不小心引導受訪者的答題傾向,
你的好奇、期待、正向回饋、鬆了一口氣的反應,
若不是寫在臉上,就是滲透在你的對話語氣和肢體語言當中,
除非研究者的晤談(諮商?)技巧訓練有素,不然藏都藏不住。
有人認為在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過程中,研究者要保持客觀是不可能的事,
訪談自然也不例外,不只是前面所說的引導答題,還包括主觀解讀的部分,
譬如在傾聽、或整理訪談記錄時,
研究者可能會帶入太多自己的想法或觀點,而掩蓋了原本資料的內涵。
既然訪談過程的主觀涉入是無可避免的,
研究者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及觀點交代清楚,
這樣讀者才知道,
噢原來研究者的立場是怎樣,在這種立場下得出的結果又是怎麼樣,
therefore,作為一個讀者,才知道自己可以如何信任(或評價)這些結果。
總之,
不要把「追求客觀」這項重責大任背在自己身上(反正也不太可能),
把訪談前/後你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感受」記錄在「訪談筆記」裡面,
事後再回頭檢視它們吧,
你會看到訪談過程中自己的改變與成長,會很有趣的。
三、即時記錄是很重要的
因為瞬間即是永恆…不對,我是說,
不論是研究者本身、或受訪者,所抱持的觀點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動。
譬如,你對訪談的認知,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與「看完文章後」,一定會不太一樣。
所以如果研究者沒有勤作訪談筆記(研究筆記)記錄自己當下的想法,
那麼在研究過程中,
這些研究者的心境改變就難以呈現出來。
偏偏「研究者從研究過程中獲得了什麼成長?」
又是質性研究的口試委員很喜歡問的問題(非質性研究應該比較少問到啦),
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記錄自己的改變,
還是勤勞一點寫紀錄吧。
(記錄的時機最好選在訪談告一段落~跟他人討論之前,
以免記錄的內容受到他人的「污染」而不純粹)
以上,粗淺的分享…
生涯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
旅途才剛開始,我就什麼都想帶走。
- Jan 18 Mon 2010 22:10
關於訪談的二三事(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