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台北回來,
行有餘力,加上好天氣,
決定練習從彰化騎腳踏車到社頭,體驗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從一早下定決心要騎腳踏車到整理完裝備,就花了將近一小時,
裝備如下:I-gotU, 碼表, 座墊袋, 水瓶, 相機, 防曬乳液, 零錢, 皮夾, 手機, 車燈, 頭巾...
其中找尋失蹤多年的防曬乳液就花了二十分鐘,
好不容易把車牽出來, 不到10公尺就發現煞車線在煞車把的固定處脫落,
於是又花了十分鐘左右用鑰匙把它硬勾出來/固定回去.
(這經驗蠻可怕的, 要是在高速下坡時突然掛掉一輪煞車, 恐怕要冷靜應對才能緩下來)
真正出發的時候已經十一點多,
太陽正大, 正是一般騎士選擇停下來休息的時間點, 我卻在這時候出發.
沒吃早餐的後果, 我大概騎到秀傳附近就開始餓, 騎到花壇的時候則已經忘記餓的感覺了,
好不容易進入員林市區的時候, 我一直以為我身上有手機在振動,
後來才驚覺是肚子咕嚕咕嚕叫的聲音, 看來不吃不行,
後來找到水伯燒臘點了三寶飯, 又喝了四五杯紅茶, 感覺很舒暢.
水份的補充很重要, 我大概是等到停紅綠燈的時候會拿下面罩喝水,
但一路下來水份消耗很大, 騎過員林後幾乎快把礦泉水喝完, 只剩下一兩口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太陽底下騎車的關係, 還是原本消耗量就這麼大?
如果要騎長途的話, 飲水的取得應該要納入考慮.
防曬....
我覺得安全帽+頭巾+袖套就很足夠, 不過也許再戴個抗UV的太陽眼鏡(或遮陽帽)會更好,
因為我無法得知眼睛是否在騎乘過程中有受到光線的傷害.
頭巾包住口鼻的同時也蓋住了脖子, 移動中空氣有對流還好,
但停下來等紅燈時脖子馬上就冒汗, 很熱.
或許是有利有弊吧?雖然比較熱, 但一方面或許能夠減緩水份的蒸散?
我覺得騎郊外的公路/省道沒什麼問題, 因為指標大致都很明白,
但一旦進了市區就有迷路的風險, 到處亂繞很容易失去方向感,
加上很多地方的市區道路不是棋盤格, 最好是沿著主要幹道走會比較好.
裝備多也是一個困擾,
這次掛在車頭上的裝備包括:I-gotU, 碼表, 車燈, 手機,
還有一台Ricoh G4w相機包掛在身上.
其中I-gotU的固定方式還在摸索當中, 顯然用3M無痕膠帶不太保險,
手機則是充份發揮土砲精神-裝小塑膠袋綁在牛角上, 又輕又防水, 而且零成本!
(如果裝個藍芽耳機的話, 連危險的耳麥都可以省略)
或許I-gotU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
裝進透明的小塑膠袋綁牛角, 或者乾脆用保鮮膜捆個幾圈固定在牛角上....
東西太多是有點麻煩, 光是這樣車頭就已經快滿了,
如果未來還要加台小相機和支架, 空間就更少啦!
這次對於相機還有一個體悟:
六年來Ricoh G4w陪我上山下海, 但對於騎腳踏車來說還是太大太重,
加上我覺得腳踏車騎士身上最好不要背東西(考量通風/濕氣/舒適感等),
所以如果要作中長程騎乘的隨身機,
可能還是得考慮現今輕薄型的多功能耐候型機種.
行程的最後到了社頭一家工廠直營店, 買了藍色袖套$100, 便打道回府.
回程的體力狀況比較好, 可能是因為有吃午餐, 加上喝了足夠的水份吧!
總算是在天黑前回到公寓.
生涯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
旅途才剛開始,我就什麼都想帶走。
- Aug 31 Mon 2009 17:22
腳踏車中程距離練習:彰化-社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