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在跟學生時代的自由與狂傲告別,
趁我還沒看原著之前、感動與震撼仍在的時候,
記下這一部電影.
寂靜
一開始想看這部電影是因為它的氛圍,不是驚悚不是特效不是動作
是氛圍,全然的孤絕,絕對的寂寞
曾經獨自一人存在的人或許可以理解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但我的朋友之中沒有人像我目前一樣,長期處於孤立狀態
偶爾到所上旁聽,偶爾到所辦打工,每天回家吃飯
其餘的時間,就是我,還有網路,
還有一隻只有在牠肚子餓和發情的時候才願意跟我溝通的兔子
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每天晚上回到公寓,拉上厚重的落地門,上鎖
日復一日
恐怖的沉默
過去兩天是我這段時間以來最感孤立的日子
類似的情境不是沒有,但我的個人狀態卻沒有這麼頹喪無助過
外在孤立之外,網路也一片沉默,恐怖的沉默
才察覺到原來我是如此仰賴朋友的上線或登入
因為那告訴了我一件事:You are not alone.
但是過去這兩天什麼都沒有,I am completely stand-alone.
比期待的還要更多
我是傳奇。很早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註定要看這部電影。
一個人活著的孤寂,絕望的氛圍,這就是我對它全部的期待。
這是一部甚至我連幕後製作特輯都沒看就知道自己的期待可以得到滿足的電影。
當然,我的收獲比期待的還要更多,始料未及。
大魔域與我是傳奇
身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
我已經習慣從二手管道去認識一部偉大的原著
改編也好, 戲中戲也好, 向原著致敬的新作也好,
有些作品可以直接看出改編的好壞,有些作品則是在原著之後才又被撼動一次,
而我相信〔我是傳奇〕跟〔大魔域〕一樣,
初次看到電影的感動,會在看到原著之後更上一層樓
唯一確定的事情是:如果我先看了原著,一定會對改編電影感到失望;
但反過來進行,我就可以得到兩次高潮,而且只有更強烈。
我選擇信任這部改編作品。
關於我是傳奇
這是一部講存在的孤寂、講生存的意義、講悔恨與救贖、講絕望與希望的電影。
原先我對它的期待只到前面一半,後面的就是我今天傍晚獲得的寶物。
那天很冷,我好愧疚好愧疚
還記得那一天發現烏烏跟拉拉不動了的時候,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那陣子也差不多是畢業後最孤寂的日子,
像我們這種習於內化歸因的人,事情錯了的時候絕對都是先怪罪自己
那陣子彰化很冷,我好愧疚好愧疚
如果把牠們放到房間裡面,放在床邊,或是開電暖器給牠們,
牠們是不是就可以度過那一個嚴寒的夜晚?
可是牠們還是死了。
兩個活生生的小生命、兩個半夜咬籠子的混球(真的是球)、
兩個依存於我的孤立存在,消失了
所以看到Will(Robert)悲傷無助憤怒掙扎臉部特寫的表情,
還有他放手而垂下的動作,好痛。
好痛好痛。
我知道你的痛,Will,不是你的錯阿。
我已經哭不出來了。所以幫我哭吧。
關於SARS
對於我這種科幻小說跟電影看太多的學生來說,SARS無疑是一次重擊。
我懷疑它甚至對我的影響比921還要大。
噢當然,我還記得一個高中就借了〔伊波拉浩劫〕這真實寓言回宿舍看的蠢蛋。
那當然是一次重擊,
921的末世感覺、與家人失去聯絡、不知何時停止的餘震、無法入睡的夜晚...
(噢當然,我也還記得一個921前不久才買了〔末日〕這黑漫回宿舍看的蠢蛋)
SARS就在榮總,而我們學校的實習生首當其衝。
那幾天謠言紛起,而部份醫學系的實習生已經開始準備隔離,
這就是傳聞:〔聽說醫技系的實習生有人有接觸病患,而且已出現發燒症狀〕
我甚至帶著口罩入睡。
突然教官室通知,宿舍將淨空為隔離區,請大家準備依照2人1間分配房號云云,
又過了一兩個小時左右,學校宣布停課,疏散學生。
坐在火車上的我(當然是戴著口罩)半睡半醒,
感覺車窗外的陽光好溫暖,好不真實...為什麼其它人好像完全沒感受到威脅?
而疑神疑鬼的我一直在擔心如果我受到感染,要如何避免與家人有過多的接觸。
每天量體溫的時候成為最可怕的挑戰。
然後我們天天上網回報。
其餘的時候,我都把自己關在二樓房間裡,24小時戴著口罩。
回到學校後我們仍舊天天量體溫,天天貼彩色圓形貼紙,天天戴口罩。
聽說那一陣子大家都不好過。
我們沒有被SARS傳染,卻都被第一線接觸的危機與恐懼給征服了。
關於狩獵
獵人與獵物, 是誰在狩獵著誰?
看到牠們, 你為什麼不開槍?
關於史瑞克
〔我是一個怪物啊!〕(象徵意味濃厚的一幕)
關於救贖
Yes, you can save yourself, then you can save the world.
追求救贖的最後,其實是要救自己啊...
關於世界末日的夢
看到Will(Robert)送妻女上直昇機,而說著自己要留下
這不就是以前我經常夢到的末日夢嗎...
嗯,非常強烈的投射,Will,我完全了解你的淚水啊。。。
再次關於San
對,幹掉牠們!
通通殺了!
換作是我,也會跟牠們拼了。
我想我就是這樣一個悲哀的...
關於絕望
一個人存活三年,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
當突然有人出現的時候,當突然有人告訴你還有希望的時候,
你會接受希望?還是繼續活在自我孤絕的黑暗之中?
活在黑暗中這麼久,你還敢照光麼?
關於希望
Anna很強烈的就帶有光明的象徵,我覺得跟Will(Robert)是很強烈的對比,
結構上我覺得處理得很微妙,
而且能夠享受這種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流動,我覺得是一件美妙的事。
一個人說,there's a colony;
另一個人吼,everybody's dead!
這一場戲簡直就是人內在的光明與黑暗的激辯。精彩。
要說類似的經驗,就是盧貝松〔聖女貞德〕吧。
關於Bob Marley
電影開始不久,我就笑了,因為Marley的歌聲
Everything、、、's gonna be、al-right、、、
雖然那是一種淒涼的對比-
以Marley的理念來輝映Will(Robert)的救贖性格,我覺得是相當match的
看看導演在那一幕的拍攝角度和手法,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嘿,妳竟然沒聽過Bob Marley?他有一個理想...〕(超喜歡這段台詞)
基於上述諸點,我已經把大部的我都投射到這部電影裡頭了,
所以,或許沒有人能了解我的感動何在,有太多太多是只對我有意義的,
但它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就我個人而言,無庸置疑。
我喜歡它的結尾。
這是值得推薦的電影啊。
噢還有,它也是一部聲音的電影,
雖然配樂並不多並不特別甚至還蠻低調的,但...我覺得是恰到好處。
後:烏烏與拉拉被埋在我家門前的芒果樹下,
隔年夏天,又是一樹的芒果...
生涯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
旅途才剛開始,我就什麼都想帶走。
- Dec 17 Mon 2007 22:19
我是傳奇〔內有部份劇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