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起學妹說的,
那職評員對於自己的評估結果都不用負責哦?
他也不負責執行,也沒有個案之後會繼續找你尋求協助的壓力...

這樣的認知可能是我在講解[職業重建系統中各個專業人員的角色]時無意間透露給她的。
但作為一個準職評員,我認為要在短期內了解個體複雜多元的完整性,是一個相當艱鉅的工作。

雖然不是很願意就這樣服從於制度下分配的既定角色,但我得這麼說:
既然是把客觀評量的功能切出來,然後在短時間內歸給職評員來進行,
那麼,有自覺的職評員應該要對自己的評估結果負責,
而且這種責任會伴隨著社會期待(假使他意識得到的話)而帶來莫大的壓力。
至少我覺得這種壓力很大。

相對的我也想問那些"不以客觀或至少是科學的方法來評估個案/學員"的服務人員,
他們基於什麼來擬定教學、訓練、適應、協助、或是支持計畫?
我認同專業構築於經驗之上,但未經過歸納與理論化的經驗是難以傳承與累積的...
你怎麼去服務一個個體?你怎麼去承諾自己的專業角色?

我經常想到這些。


職評員的確是與個案接觸的機會相對極少的,這除了影響評估的信效度之外,
也可能反映出我個人的特質-與人保持距離。
這是我想要鑽研職評員角色的主要因素,

至於我為什麼當初想要把自己定位為職評員?
因為職評員與人接觸短、接觸的對象相對較為固定、不需要與個案建立太深入的合作關係、
只要顧好評量這件事、重視客觀/科學的方法、被視為專業人員(也許)、
我的背景在職評領域中非常獨特(物理治療+復健諮商)...

我的出發點也是不想要背負責任嗎...?
與人建立關係、並且對這關係負責的責任?
或者我感到恐懼的是”承諾”-對個案的服務承諾?

就像那位個案提出的沒有答案的疑問一樣,
我沒有辦法提出保證可以幫他找到工作、或他可以在我的服務下找到工作。
我做不到這種承諾,而且我覺得這不是專不專業或責任感的問題,而是信念的層次。

信念。

我相信,或者我不相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ymies 的頭像
    Symies

    Symies: No Mind, just Here and Now.

    Sym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